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民航安保反恐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先进安检模式,提高安检准确率和效率,推进新时期中國科學院“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科技产业化工作要求,1月29日,由重慶研究院和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聯合發起並組建的民航反恐技術聯合實驗室,舉行成立簽約儀式。重慶研究院副院長張長城參加簽約儀式。
根據協議,重慶研究院與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將按照“多方參與、合作共享、互利互助”的原則,以民航需求爲導向,進一步共同推進民航反恐技術研究與應用,不斷開展人臉識別技術在安檢環節的驗證試用和技術優化,一方面促進重慶研究院科技成果在民航反恐和安檢領域的轉移轉化,另一方面將進一步改進安檢模式和流程,推動制定出台民航反恐和安檢相關領域行業標准。民航反恐技術聯合實驗室的成立,將有力地保護人民生命財産安全,保障國家政治、經濟與社會的穩定,爲安檢工作提供科研力量專項支撐。
作爲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点专项(弘光专项)的重要转化成果,重庆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人脸识别技术及设备爲聯合實驗室的成立提供了技術保障。同時,重慶研究院通過與智慧航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搭建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平台,爲聯合實驗室的成立奠定基礎。截至目前,由重慶研究院智能安全技術研究中心自主研發的人臉識別輔助驗證系統已在全國61個機場,555條安檢通道成功部署試用。

雙方簽約

民航反恐技術聯合實驗室

現場交流